林安泰古厝建于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,当年商人林回在艋舺从事贸易生意成功,便在现在台北四维路附近兴建了一座名为“安泰”的宅院。到了1970年代,政府为拓宽敦化南路必须拆除林家古厝,林家子孙林思训,便将建材无条件捐赠给政府,台北市政府则将拆下的每一砖一木,详细的编号保存,直到1984年利用所有的建材在滨江公园重建了林安泰古厝,并且完整的保留当时的建筑风貌。
这座至今拥有160多年历史的林安泰古厝,是仿名清闽南单层二进四合院住宅,具有水形山墙、燕尾式屋脊,采前低后高,步步高升的思维构造,对冬暖夏凉、日晒通风均具有良好的效果。
其红砖的外墙显得古朴典雅,虽然整个建筑并没有华丽的装饰,但是格局却相当严谨大方。以祭祀祖先的正厅为中轴,延展为对称型态,前有垂花门厅,即凹巢三川门或称加冠晋禄门。外有前埋、月眉池,池塘前的广场铺有红普石,左右各有内外护龙,中间围出丹樨,内外户龙之间为“过水”,连接走廊西侧,左右各有日月井与龙虎池,前门厅左右各有一耳房,前面左侧有三开间檐廊书房一座,厝后左右各有一口龙虎井,古厝计有34间房。
古厝的重心乡正厅,最精华处再神灶的雕刻,上面刻有老莱子娱亲、三羊开泰,下有福禄寿全。在门窗上的雕刻图形技法纯熟,雕工精细,在正门左上方刻有琴、书、筝,表示好学不倦,右上方刻有官印、令旗、盔甲,则表示文武双全。另外,门厅及正厅左右侧门的窗棂,为六条攀龙图案,以镂雕透空而成,更是精细的上乘之作。
大门的抱鼓石门墩与门臼,鼓垫和臼壁都是用一整块石头去雕刻。另外,像石块墙基、红砖或是石版窗格的叠砌也都是巧夺天工。因此,参访古厝时可得细细品味它的木刻、石雕、彩绘以及对联等不同的艺术之美。
为了重现林家当年的生活原貌,屋内也呈设有各式以前的家具用品,像是碾米的土砻,制作米食制品的石磨,饭桌、木制饭桶、橱柜,或是厨房的灶、煮饭的工具,甚至是卧室的红眠床、梳妆台等,让游客更能感受到古早人的生活方式。
地址: 台北市中山区104滨江街5号
电话: 02-25996026
营业时间: 星期二至星期六 AM9:00~PM9:00 , 星期日AM9:00~PM5:00
交通运输: 民族东路口站: 搭乘公车72、203、246、280、642 郭化路,步行5分钟
特色: 古迹建筑, 民俗古物